習慣靠自己,有伴侶卻孤單!周慕姿:不依賴,是獨立,還是孤立?

文章類別: 
男女小學堂

有些人在自己的生命中,很習慣「靠自己」。有這樣習慣的人,常常出現「不期不待,沒有傷害」的心情,因此,即使進入親密關係之後,也很難依賴另一半。

 

有時候,我們可能在過往的成長經驗,或愛情中受過傷,發現想要去依賴、倚靠一個人,真的非常危險。

因為有可能他無法倚靠,甚至他會倒,

當他真的倒掉,甚至跑掉時,對我們的心理打擊是很大的。

許多人,或許就在這樣的經驗中,開始不敢依賴,

要求自己要獨立,也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夠獨立。

認為「把自己照顧好,把自己的情緒也收好,這才是成熟的選擇」

但在愛情關係中抱持著這樣想法的人,卻不免在關係中感到孤單。為了讓自己不受傷,

所以讓自己不需要別人,也讓別人不要太依賴自己;但是,在這樣的關係中,彼此之間就像有一道牆,

那道牆讓我們無法真心的理解對方,也無法放心與對方相處、享受這段關係。

但我們會這樣選擇、要求對方,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害怕受傷。當我拿掉所有防備,

想要好好依賴對方、想要被照顧的時候,如果對方做不到,甚至拒絕我,那種挫折感,

就像是孩子被父母拒絕一樣的傷痛,而很多時候可能會再勾起我們過往與父母經驗的痛楚:

「看啊,這世界上沒有人是可以讓我們依靠的,也沒有人可以包容脆弱的我們。」

那是多麼地令人傷心,又多麼令人沮喪的感受。

沒有人能懂我

於是,在我們徘徊在「要依靠,還是要獨立」、「要找到完全能包容我的人,還是不要期待」……

的全有全無想像中,很容易會覺得:這世界上沒有真正的靈魂伴侶。

我們渴求著能夠「真正懂我」與「真正愛我」的人,卻沒發現,

原來這些希望「無條件地被理解、被接納與被包容」,正是我們童年沒有的經驗。

因為沒有,所以更容易美化。我們相信:父母是不能選擇的。

所以我們用盡全力,想要用自己的力量,選擇一個能夠做到我們內心所有想望的、美化的、愛我們的人

我們相信,只要對方夠愛我,他就做得到我期待的一切,包含我也沒辦法為自己、為對方做到的事情。

而當我們發現這個理想無法實現,現實當中,總是有人不符合我們的期待卻說愛我們,

總有人讓我們愛著卻不想花時間懂我們……於是我們累積了越來越多的失望,

那些失望沒有機會被處理,卻可能會沉重地落在每一段、或和現在這個伴侶的關係中。

然後,在每次他沒辦法符合我的期待與需求時,我越來越不想說自己內心的感受與想法,

也越來越不想要他理解我,因為那些累積的失望早把我抓住,然後讓我相信了一個內心的聲音:

「沒有人會懂我的。」

這個內在的負面標籤,讓我們感覺更加無力、沮喪、挫折、受傷……然後,

就可能更不想說自己。於是,別人真的就更不懂了。

但我們卻沒發現,內心追求的那個「不用說就能懂我、不用磨合就能配合我」的理想伴侶形象,

是多麼理想、不符合現實,也忽略了對方是一個獨立的人,有他的需求與感受,不是為了我而活。

抱持著理想伴侶形象的我們,正在滿足著那個過往一直沒有被滿足的內心孩童,他哭喊著、要著的東西,正是我們內心的黑洞。

 

出處: 

天下雜誌【天下雜誌編輯|周幕姿  |寶瓶文化】 
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
(本文摘自寶瓶文化出版《親密恐懼:為什麼我們無法好好愛人,好好被愛?》 )

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5128574